李朋德副局长:聚焦智慧社会新需求,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李朋德副局长在高精度导航地图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我非常高兴参加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组织的企业与政府对接的座谈会,这次会议以高精度导航地图发展为主题,促进政府与研发企业的沟通,开的非常及时,形式也很好。高精度导航地图作为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综合时空信息产品,涉及到高精度大地测量基准的实时服务、车道级三维机器操控地图、包含详尽附属设施信息的数字化道路图、与道路信息匹配的汽车传感体系,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系统,此外还涉及到法规、标准、认证和保险等。今天局国土测绘司、成果管理司、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行业管理司的有关同志,还有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有关同志都来参会,说明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新领域。希望协会把与会代表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材料报送局里,供大家参考。
刚才听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很受启发,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对话,促进新技术研发、新业务形成和新业态的发展。最近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们不仅要深入地学习领会,更要结合实际在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01
树立时空思维,把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需求
前天我参加了首届“中英智能移动论坛”,会议由英国大使馆、中英地理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斗丝路学院和同济大学等联合举办。“智能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任意移动的物体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支持和控制的技术,它是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具体社会应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英国专家介绍了英国政府和企业和英国国家测绘局专家所开展的工作。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刘先林院士、清华大学的李德毅院士等分别介绍了中方的进展。中英双方发起联合成立了中英智慧交通研究中心,共同推进智能移动交通的技术合作。当前大家高度关注的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等方向都属于全球热点领域,将带来汽车工业的新革命,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一次重大转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也要面向新时代的新要求,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供给能力。当前我局在依法测绘、监管体系、数据资源、科技创新、标准化、人力资源、应用能力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都实现了快速发展,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需要逐步由传统的被动服务到数字化时代的主动服务和监督服务、再到信息化时代的大众服务和智能化时代的操控服务进行变革。而操控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智能化的机器使用高精度地图来实施服务,比如自动驾驶、机器人等,这些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和领域都离不开地理空间位置和时间整体同步的时空信息。未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要更多地关注全球尺度下空间信息的动态演变。只有实现时空信息的实时动态感知,才能满足未来信息网络环境下的经济和社会需求。
02
面向共享经济,建立权威时空大数据交换平台
去年我做过一次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与共享经济发展的报告。对互联网+环境下共享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正是因为与动态化、实时化的地理空间信息和位置服务的有机整合,才有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否则共享经济无法如此快速的繁荣发展。当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浪潮的“浪头”,已经经历了形态萌发、快速发展、野蛮生长、恶性竞争的发展历程,正是共享单车的出现以及带来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地方和部委的高度重视,很多城市出台限制政策,十部门联合出台了文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测绘地理信息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包括规范停放、限制投放等行政命令执行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共享经济运营商如果都基于各自不同的时空信息服务平台,而不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将直接导致大数据的缺失,使投资商和政府管理部门都不能把握全面、整体的发展现状和态势。在共享单车这一业态当中,体现为用车时找车难、定位粗、大量单车无法投放到需求集中地,导致大规模乱停乱放和大量的损毁,既影响了市容和城市管理,也造成了行业低效率下和运营商财产损失。如果所有的共享单车能共享同一个时空大数据基础平台,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共享,我想这类问题将大为减轻。
如果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不重视时空信息大数据,那么共享单车时代存在的问题,依然会在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等共享经济领域出现。政府要积极推进时空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进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共享,为共享经济提供基础数据保障服务,使企业的投资能得到回报,产权能得到保护,共享经济得以健康发展。
在共享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测绘地理信息遇到了观念转变和管理创新方面的新要求。目前测绘地理信息的行政管理主要在专业化测绘领域,在消费类地理信息领域,目前的政策法规标准供给能力远远不够。在推进共享经济上,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要提高对时空信息大数据及共享平台的重视程度,密切跟踪共享经济领域的发展问题,主动调研,摸清需求,找准问题,有所作为。同时我们也很期待协会能够开展相关的需求调研,开展一系列研讨,形成一些规范性的制度蓝本,促进协同创新。鼓励测绘地理信息相关行业协会加强与汽车、互联网等其他行业协会之间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智慧交通领域的联合工作机制,深入研究共享经济与智慧交通的结合,大力促进我国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和产业的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03
开展“五大业务”,提高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高度重视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新《测绘法》对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做出了专门的规定。我局当前正在全力以赴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尤其规划中提出的“五大业务”和“五大能力”建设,将为产业发展、尤其是高精度智能导航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第一大业务是新型基础测绘。新型基础测绘是全覆盖、立体化、自适应多尺度和动态化的基础测绘,建立维护三维动态大地测量基准体系,服务测绘活动和移动目标的导航定位。新型基础测绘将实现对地上与地下、陆地与海洋、城市与农村、中国与全球的覆盖。城市测绘应大尺度、高精度,而偏远农村和郊区就用小尺度,而非传统同一比例尺的概念。其关键是数据要保持及时更新,当然要达到自动驾驶要求的是不现实的,所以就要依靠企业,积极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大业务是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我国在“十二五”开展的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已经圆满完成,掌握了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成果已经在“多规合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精准扶贫等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成为测绘部门的全新业务,将为各级政府掌控自然资源资产变化,做好科学规划和精准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地理国情数据将成为时空大数据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智慧社会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大业务是应急测绘能力建设。应急测绘能力建设作为国家专项,将建立起全国应急服务航空摄影遥感体系、国家级的应急测绘基地,建设专业的应急装备体系,构建应急地理传输网络和服务平台。并全面提升快速获取能力,形成响应时间提高3至4倍、航空应急救援4小时抵达80%陆地及沿海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图像等4小时传送国务院应急平台的能力,逐步实现和提升应对国际安全、国际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实施工程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应急测绘科技创新,加强应急测绘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完善标准规范,大幅提升应急测绘保障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第四大业务是航天航空遥感测绘。航天遥感和航空摄影数据资源是现代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也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很多部门都在购置大量遥感影像数据资源、构建自己的遥感作业队伍甚至发射自己的遥感卫星,并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加工生产和利用,这种情况造成了严重的重复采购和资源浪费。目前全国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资源的统筹工作虽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仍需要积极的探索和推进。为此,要积极开展资源统筹、政策统筹和标准统筹的研究和探索,要努力实现航空航天遥感数的更快获取、更快加工和更多共享。
第五大业务是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众多国家的响应和规划对接,迫切需要我们提供沿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提升保障服务能力。国家在海外的利益保障、外派人员的安全保护、各项重大工程的建设实施、商贸交流的开展、重大规划的制定管理等等都需要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的支持,我们要让国产汽车销售到外国装上国产的导航地图产品、让中国的大飞机用上自己的导航图,这些都需要尽快开展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工程,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的供给能力。作为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全球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处理与服务等方面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协同创新,为重大工程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同时,也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双边及多边合作实现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要让走到国外的国人用上中国自己生产的地理信息产品,也为世界提供新的地图解决方案。
04
推进协同创新,构建地理空间智能化创新联盟
智慧交通的测绘地理信息支撑是大家关心的热点,而智慧交通涉及到广泛的车辆传感、道路感知、智慧停车场管理、无缝的高速低延迟通信和高密度、多种类的传感器网络,众多的技术融合、集成在一起,才有可能解决好智慧交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这就需要各行业、各领域通力合作,大力加强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要推进建立智慧交通科技创新联盟,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共同联手,在智能交通与时空信息服务上开展科技攻关,把时空信息的获取、处理、服务与智能交通领域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解决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这一颠覆性技术的成熟,促进基于智慧交通的新业态的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明年11月底将由我局与联合国共同主办,在浙江德清召开联合国首届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这将是全球最高规格的地球空间信息领域大会,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届时将有逾千人参加,大会将邀请各国测绘局局长、联合国官员和世界的地理信息界企业家们,以及我国相关部委和各省的代表,非常欢迎大家届时参加这次盛会,关注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
科技创新最终需要通过应用来彰显它的价值。我们初步计划在大会中安排智慧交通主题研讨,并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在德清搭建一套智慧交通示范系统,并开通一条从会场到宾馆之间的无人驾驶路线,让各国客人在德清体验到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和中国制造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同时,我们还希望将整个大会智能化,在会场实现无线感知的身份认证和面部识别身份识别。我们计划在大会期间推进地理产业创新和“智慧社会”示范区建设,搭建传感网、传输网、精准地理模型、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五大基础设施,开展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交通和智慧社区应用示范,让世界各国的代表体验未来的时空大数据支持的智慧世界。
05
研究政策法规,制定智慧社会急需的标准体系
未来的智能化社会是基于网络的社会,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相互融合,时空信息实现全覆盖,人人不失联,万物相关联。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和舒适,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意、创新、创造和娱乐。实现这样的梦想,需要在政策上、法规上大胆创新,要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投入到该领域。
日前,《科技日报》针对“移动智能”对我进行了采访,探索影响智能驾驶的有关问题。我提出五个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是政策问题,无人驾驶带来的新的驾驶形式还存在法律空白,需要抓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无人驾驶的成熟和推广打好法律基础;二是网络问题,高精度的时空信息服务必然带来海量的数据流,高可靠、高速度、高低延迟、实时化的传输对于当前的通信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提出了挑战;三是精准的地理空间数据,尤其车道级的地理信息数据目前仍然是空白,其大规模的生产和全面的覆盖、及时的更新需要巨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任何单独的一家厂商都无力实现这一目标;而作为智能驾驶所必须的基础条件,在研发和生产当中将会出现“使用即生产”的形式,利用智能汽车丰富的传感器和高速信息网络,采取汽车众包的生产方式,这其中标准制定、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方面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四是成本问题,当前制约智能汽车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成本,而成本中的大部分来自于智能汽车中安装激光、雷达、红外等等各类传感器,目前其成本超过百万元,已远远超过汽车本身,如何在保证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各类传感器的价格,并减轻体积和重量,将直接影响到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五是标准问题,实现智能的基础是传感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需要强大的标准体系支撑,没有标准就没有产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的标准,新的技术就难以推广。随着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团体类标准和企业标准将成为新的热点,智慧交通和高精度位置服务将需要新的标准,尤其是靠市场牵引、满足市场要求。
今天的会上,各位专家和代表就推进智慧交通,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畅所欲言,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我们会认真吸纳大家的真知灼见,积极开展调研,把大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到政策里、统筹在规划里,实现在行动里。
我们共同努力,发展智慧交通,打造新型业态,繁荣地信产业,服务智慧社会。
谢谢大家。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北京大学邬伦教授:瞄准智慧城市挖掘地理大数据,社会感知大有可为
编辑 / 焦月 审核 / 郭晓非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